完看率
所謂的「完看率」(完成度)是一個影片被完整看完的比率。Insights 計算「完看」的標準如下
- 除影片後面 30 sec 以外,影片完全觀看,或觀看至該影片 95% 處
這樣可以避免勿將沒有看影片後面的致謝當成沒有完看。
完看率的定義為:完看人數/(完看人數+未完看人數)
![]() |
各影片完看狀況 |
ps. 系統翻譯為「已觀看數」「尚未觀看數」,較不直覺,所以這裡改以「完看人數」「未完看人數」
進入 insights 後,點選 從事 >> 影片 就可以看到每章節的影片觀看狀況。如上圖,下方綠色的部份是完看次數,灰色的部份是非完看次數。注意這裡的觀看次數只的都是人數,而非人次。透過完看率,老師們可以知道某單元或是影片被觀看的狀況。如果太低,可以考慮把影片切短一點或是檢視是否影片品質有問題。
經過我們的一些分析,影片短的完看率也會比較高,這也是為什麼 MOOCs 會建議我們影片不宜過長的原因。
重看率
如果我們跟著章 >> 節 >> 單元一直點下去,最後就可以看到影片的「觀看次數變化圖 」如下圖:
![]() |
觀看次數變化圖 |
這個影片共有 6分 54 秒,一開始約有 150 人觀看,但中途有些人離開了,因此人數緩緩下降。上方深藍色的部分是重撥,表示有多少人重看了這一段。edX 的「段」是五秒,亦即他每五秒會記錄一次。
可以看得出來重看率在後半段變少了許多,但五秒前有一個重播高峰。兩分鐘的時候也有一個重看高峰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熱門片段」。
可以看得出來重看率在後半段變少了許多,但五秒前有一個重播高峰。兩分鐘的時候也有一個重看高峰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熱門片段」。
「熱門片段」是很值得分析的片段,可能是很難的部份學生不懂,或是很有趣的部份。都可以作為課程改善的方針。
點擊上方的「展開預覽」就可以看到影片,例如查看2:00 的片段是什麼,為什麼重看率這麼高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